根据《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》(CJ/T 299-2008),水处理陶粒滤料是指用黏土、粉煤灰、页岩等材料为主要原料,经破碎、配方,成形后经高温烧成陶质的颗粒产品。陶粒表面坚硬、呈球形颗粒状,具有发达的微孔和大比表面积、孔隙率高,从而截污能力强、滤速高。根据用途的不同,水处理用陶粒可分为给水处理滤料和污水处理滤料两种。
技术要求:
(1) 人工陶粒滤料不应使滤后水产生有du、有害成分;
(2) 人工陶粒滤料的粒径范围一般为0. 5 ~9. 0mm ,确定的陶粒滤料粒径范围中,小于zui小粒径和大于zui大粒径的均不应大于5%。
1、给水用陶粒粒径:给水用陶粒粒径为1 ~2. 5 mm, 其中大于2. 5mm粒径的筛余量≤5% , 小于1.0mm粒径的筛余量≤5% ;
2、污水处理陶粒粒径:污水处理陶粒粒径为2~4mm、3~6mm、5~8mm、6~9mm , 应满足标准的有关要求。
水处理中常用的陶粒滤料主要有以下几种:黏土陶粒、粉煤灰陶粒与粉煤灰陶砂、河底泥陶粒、硅藻土陶粒、生物污泥陶粒、纳米改性陶粒。
水处理用陶粒的特点
(1) 采用无机惰性材料高温烧成,长期浸泡不会向水体释放任何物质,无二次污染;
(2) 比表面积大,作为填料适合各类微生物的生长,在其表面能形成稳定的、高活性的生物膜,处理出水水质好;
(3) 表面微孔多,生物亲和性好,微生物在其多孔的表面繁殖速度快,处理效率高;
(4) 具有很好的表面吸附性能,如在生物滤池系统中,陶粒表面不仅存在着生物氧化作用,还具有截留悬浮物和生物膜的作用;
(5)形状规则,滤料层孔隙分布均匀,反洗效果好;能有效克服不规则滤料因滤料层孔隙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水头损失、易堵塞、板结等缺陷;
(6) 采用一定的粒径级配,能提高纳污能力和滤料利用率,减少水头损失;
(7) 强度大、耐摩擦,物理、化学稳定性高,寿命长;
(8) 可规模化生产,价格便宜。目前,已开发出多种档次、不同价格的陶粒滤料,可根据水处理具体工程情况,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。